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研究

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

日期:2009-03-24 11:13:45  来源: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作者:常伟锋

  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

  ――本杰明.富兰克林

  至少可以从伦理、经济、法律和货币四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一项债权不能或者不能及时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

  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有:非对称性、累计性、系统性、内源性1、对信用的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一些事物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在所有的这些事物中,没有哪一件比信用更加古怪,更加微妙;信用从来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依赖于期望与担心这样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争取而自行出现,又总是无缘无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丧失,就很难完全恢复……信用非常类似于,而且在很多场合就如同是,人们靠管理国家的才智以及战场上的勇猛和指挥才能赢得的声誉与名望。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杰出优异的船长,会因为一些倒霉的偶然事件,一时失误或运气不佳而名誉受污,失去众人的爱戴,但是只要他有卓越的才能、真正的本领,名誉迟早是会恢复的。同样,信用虽然会暂时黯然失色,在困境中挣扎,但是只要它有可靠而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恢复。"对信用的真正含义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本书认为在通常意义上,我们至少可以从4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1)从伦理的角度从伦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的"诚信"、"可信"、"讲信用"、"一诺千金"、"答应的事一定办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这个层面的意思。从这个层面来看信用,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truststructure),而这个信任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人们会发现"相互信任同服从、仁爱、友谊和交谈一样,是把一国人民联系和维系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条件"1,齐美尔也指出:"没有人们之间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会瓦解。……。现代生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诚实的信任基础上的,这一点的重要性要远比人们通常认识到的程度大得多。"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不强调与褒奖伦理层面的守信的道德,在我国,崇尚信用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然低于仁(109次)、礼(74次);但是高于描述道德规范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言必行,行必果","与国人交,止于信"等。在西方社会,守信同样也是人们奉行的道德圭臬,《圣经》中关于信用、信任的词汇也出现了几十次之多。

  从企业的商业伦理角度来看信用的含义,狄乔治提供了深刻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诚信(intergrity)行为既指与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相一致的行为,也是指将伦理道德要求的规范加于自身的行为。他指出了诚信行为的最大特点是:道德规范是"自加的和自愿接受的",所以对企业这个"非道德神话"的主体而言,"要强调商家及其最高管理层的自律".更为重要的是,他限定了诚信行为的域,至少要以伦理上"无可非议的、正当的正面价值"为最低的道德底线,也就是说企业"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至少要低于这个底线。

  (2)从经济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信用实际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

  你借得一笔钱、一批货物(赊销),实际上就相当于你得到了对方的一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你之所以能够得到了对方的这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大部分是因为对方对你的信任,有时也可能是因为战略考虑和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有着丰富的层次,至少可以从国家、银行、企业、个人几个层次来理解。

  国家信用至少包含着这样的两层意思,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即所谓的主权债务,如著名的布雷迪债券、美国1980年代对拉美的贷款、我国对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地区的低息贷款、日本的海外协力基金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其次表现在国家政府与本国的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借贷关系,政府发行国债,由企业和居民购买,这实际是政府先向企业和居民借到一笔钱,然后进行投资,并在到期时偿以本息。

  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得信用是相互的。银行要从企业与个人取得信用,也就是要向企业与个人借到钱,这是它们的生存之根基。同时,企业与个人也需要向银行取得信用,企业可用它解燃眉之急,或投资扩张等;个人可用它应不时之需,提高生活质量等。

  企业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信用(也称交易信用,即tradecredit),或者可以称之为B-B的信用,它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非现金交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赊销,我们不要简单地将赊销对象只看成是一些有形的商品,如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提供的一批零件;它实际上也可以是一个工程,比如建筑公司完成了一幢大厦的建筑,工程款尚未完全收回,这时该建筑公司赊出去的不仅是在这幢大厦建筑中的预垫的资金、材料,同时还有在建筑过程中的劳动;甚至还可以是一些无形的服务、智力产品等,比如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等。二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信用,也可以称之为B-C的信用,这种形式的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我们的手机消费通常都是一种信用消费,我们总是在本月缴纳上个月的费用,中国移动甚至可以允许你拖欠两个月的话费。

  (3)从法律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凡"契约"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当时交割的,存在时滞,就存在信用;第二层含义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

  在这个层面上理解信用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这个"契约".我们可以把这个契约看成是狭义的经济合同,小到两个企业之间的供货合同,大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数以亿元计的债务;也可以看成是广义的社会契约,比如你和你的父母之间的契约关系,你的父母有抚养你成人的义务,你也有赡养你的父母的义务,你的父母含辛茹苦地供你读完了大学,在这份契约中他们是很讲"信用"的;你毕业了以后,在外地谋了一份差事,离家千里,难以侍奉老人,那你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份社会契约给你规定的义务,你不讲信用。二是这个"契约"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是构成法律上的信用的必要条件,那就是非即时交割,如果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同时进行的,那么就不会构成信用,这两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才会出现信用。

  (4)从货币的角度在信用创造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

  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即以十八世纪的约翰。劳为先驱、以十九世纪的麦克鲁德、韩以及二十世纪德熊彼特等人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在这一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约翰。劳说:"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与货币量的增加有同样的效果,即它们同样能产生财富、兴盛商业。""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得多。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在有求助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将陷入贫弱的状况。""只要货币丰富,即能够创造一国之繁荣;只要有信用设施(他主要指银行等),即可以供应丰富之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能够为法国产出大量的财富。"约翰。劳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货币就是财富――货币不必是金银,而以土地、公债、股票等为保证所发行的纸币为最好――纸币是银行的一种信用――银行通过供给这种信用,就可提供丰富的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总之,信用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即资本。

  麦克鲁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论》中指出:"人们以生产物与劳务与人交换,而换得货币,此货币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体,然而人们却乐于用其生产物与劳务换取货币,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换得货币以后,可在需要之时,凭以换取所需之物得缘故。所以,货币的本质不过是向他人要求生产物与劳务的权利或符号,从而实为一种信用,""因此,金银货币也可以正确地称之为金属信用。"麦克鲁德认为信用与货币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信用的创造就是货币的增加,两者可以统一于"通货"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单一的价值,但是货币却有多数的价值或者一般的价值:信用只是对某个人的要求权,但是货币却是对一般商品的要求权;(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确定的价值(因为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信用就变得没有价值了),而货币则有持久的价值。

  韩被公认为信用创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20年发表了《银行信用之国民经济的理论》,影响很大。他是这样论述信用就是货币的:"为了支付的目的,从一人转让给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划条,就法律的观点来看,自然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只要它需要兑换成本位货币而完成了货币的功能,则它就不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而实是货币本身。""向银行兑取货币的凭证,只要它确实可靠,为任何人所愿意接受,则它就被当作货币而流通了。"韩的理论重点在于阐明了信用能够形成资本。他认为信用愈扩,利率愈低,资本商品的生产就愈多,从而资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缩,利率愈高,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他的有名命题就是:"资本形成不是储蓄的结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结果。""假如说需求对生产是第一性的,那么信用提供对资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没有信用提供则任何资本商品都不能够生产,因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给之能引起资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产一样".
  熊彼特则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从信用交易着手,把资本主义金融看成是一种清算制度,它抵消债权债务,将差额转移到下期――使得^货币^支付成为特殊情况,没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换言之,从实际上和分析上来讲,一种信用货币理论可能要优于一种货币信用理论。"其他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做过相似意义上的评说。罗宾逊夫人就曾经明确地指出:"货币实际上就是信用问题。"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魏克塞尔也认为:"严格地说,我们可以断定,一切货币――包括金属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这是因为直接促使发生价值的力,总是在于流动工具收受者的信心,在于他相信借此能够获得一定数目的商品。不过纸币只享有纯粹的地方信用,而贵金属则多少是在国际规模上被接受的。但是一切只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在本小节的最后,让我们共同温习一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那段关于信用的名言吧,让我们每个人都细细地品位一下蕴涵在其中的"以近乎经典的纯粹性包含着"的"资本主义精神",以及"信用"与"(劳动)时间"几乎同等的重要性:

  "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一个通过自己一天劳作可以挣到10先令的人,如果游逛或闲坐半天,尽管他在玩乐或消闲中只花了6便士,也不应以此算作全部开销;因为他实际上还花掉了、或者不如说还另外扔掉了5先令。

  "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钱放在我这里,逾期不取回,那就是将利息,或者是在那段时间用这一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只要这个人信用好、信誉高,而且善于用钱,这种所得的总额就会相当可观。

  "要记住这句俗话: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以遵守诺言按时付款而著称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筹集到他的朋友省下的钱。这一点时常大有益处。除了勤劳和节俭,实在没有什么比在交易中的守时和公正更加有助于青年人的成长;因此,绝不要违背诺言,否则一次失信,把你应当还帐的时间拖延一小时,就会使你的朋友的钱袋永远向你关闭。

  "影响一个人信用的行为,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琐事,也应该注意。如果债权人在早上5点或者晚上8点听到你的锤声,那他在半年之内都会感到放心;但是,假如在你应当工作的时间,他却在台球桌旁看到你,或是在小酒店听到你的声音,第二天他就会派人来收回他的钱,并且要你一次还清。

  "注意小事还表明你关心自己的债务,并使你看起来象一个精明而诚实的人,这也会增加你的信用。

  "要当心,不要将你持有的一切视为己有,生活中也要同样当心。这是许多有信用的人常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就必须在一段时间里对你的收入和支出严格记帐。如果从一开始你就用心记帐。如果从一开始你就用心注意细节,就将带来如下好结果:你会发现异常微量琐碎的开销如何积成巨额,而且明了已经节省了多少,以及今后可以节省多少,同时又不至产生大的不便。

  "如果你是以谨慎、诚实而为人所知的人,那么一年6镑可以给你带来100镑的用场。

  "每天随便花掉4便士的人,一年便要花掉6镑多,这就失去了使用100镑的信用。"2.信用风险的狭义界定与基本特性如果说信用的概念有比较多的社会学意义的话,那么我们在理解信用风险的时候就要简单得多了。一般地,当我们以信用风险作为主题词来讨论问题时,我们通常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的。这是因为风险这个概念的经济学含义较之其他层面的意义强,当然,即使对风险这个概念的理解至今也无完全的定论,在本书中我们认为对风险的理解要抓住两个重要的要素:第一是有"风险"时会出现比没有"风险"时差的情况;有"风险"就意味着会出现比预期坏的事情,带来损失,如果所有的可能情况都会比预期的好,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也认为此时没有风险,毕竟你可以肯定地达到你的预期;第二是这个差的或者坏的情况、这种损失的出现是有可能,但是不确定,如果是确定的,那就不是风险了,而是确知的损失。所以,总结起来讲,风险的两个重要要素,一是"损失";二是这种损失的"可能性".既然谈到损失,这肯定是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了,如果从广义的方面来定义信用风险,那么,我们先要定义"信用关系",凡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含有信用,无论是伦理、经济、法律还是货币等层面上的信用,他们之间即有信用关系;广义的信用风险就是指信用关系的一方因为另一方没有履约而导致的可能的损失。从狭义的经济层面理解信用风险则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因为对方违约没有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通俗地讲即:债权人的一项债因为债务人违约而不能收回或者不能够及时收回,而给该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下面我们首先研究狭义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2.1不对称性当你承受一定的信用风险的时候,你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不对称的,不象你面对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的情况,比如购买股票,你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对称的。为了理解信用风险的这个基本特性,可以假设你现在手中同时拥有A公司的一份股票和一份债券。股票的价格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而出现随机的波动,有涨有跌,这种随机的涨跌的可能性与幅度对你来说都是等可能性的,那么你从这项股票投资中得到的可能收益与可能损失同样也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你的股票收益率的分布形状应该是对称的。但是,你持有的债券的收益率分布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你的最大收益就是该债券承诺你的利息,但是你的最大损失则可能是你应该得到的利息(或者说是机会成本,亦即你投资于无风险的国债获得的利息)与本金之和,很显然你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对称的。我们又知道债券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这就说明了,当你承受信用风险时,你面临的可能收益和可能损失是不对称的,你的收益率的分布当然也是不对称的。

  承受信用风险而带来的收益与损失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很多特性:

  第一,信用风险难以充分分散化。

  假设你同时持有一份A公司和B公司的股票,这两家公司的特点是完全负相关的,也就是A公司不景气的时候,正是B公司牛气冲天的时候,反之亦然,根据上面讲的市场风险的收益与损失对称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这个组合是没有风险的,在某个时刻,如果在A公司不景气,B公司牛气冲天,A股票上的损失正好用B股票的收益抵消掉了。但是假设你手中持有的不是一份A公司和B公司的股票,而是他们的债券,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某个时刻,如果A公司真的违约了,尽管B公司情况很好,但是此时你能够获得的收益至多也就是B公司支付的利息,大大地小于A公司违约给你带来的损失。因此此时尽管A、B两家公司完全负相关,你持有的债券组合的信用风险仍然是存在的。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用风险的收益与损失的非对称性,决定了信用风险不能够充分地分散掉。
  第二,信用市场上的"一边倒"特征。

  我们注意到,对于信用风险的收益率分布的特点,不仅是在收益和损失大小方面存在着非对称性,在收益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方面与市场风险相比也存在着非对称性,如图1-2所示。对于信用风险,它获得一个较小的收益的概率是较大的,如图1-2(b)中右边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要大于(a)中右边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应地,它产生一个较大损失的概率相对于市场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由于信用风险的收益和损失发生可能性的非对称性,在经济形势比较好、或者某个行业发展形势比较好,信用市场上容易出现"过分借出"的现象,此时它看到是右边的"大概率";而一旦情况发生逆转,又会出现"过分惜贷"的现象,此时它害怕的是左边的"大损失";这种"一边倒"现象不仅不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平稳的信用保证,同时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信用风险集中"的问题。也就是在某段时期内,给出的信用过多地集中在一些高度正相关的行业、部门、企业、个人之中,一旦经济发展的变数对这个"群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那么这一个巨大的信用资产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第三,信用风险保护的提供者少于购买者。

  在你最希望有人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时候,这种局面反而更加凸现,比如经济危机发生时。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在这个时候,即图1-1(b)中分布左边的大损失小概率事件已经变成发生可能性很大的事件了,试问还有谁愿意提供该信用风险的保护?比如在俄罗斯处于经济危机的时候,它的政府外债有很大的信用风险,此时谁愿意提供该信用风险的保护?俄罗斯的企业或者银行最愿意提供这样的信用风险保护,如果俄罗斯政府不违约,那么他们就赚佣金,如果俄罗斯政府违约,他们也跟着违约。这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怪圈,越是信用风险大而明显的时候,越不容易寻找到能够真正转移这部分信用风险的保护提供者,而此时那些最愿意提供保护的主体,却是与产生该信用风险的主体高度相关的主体,如果把信用风险转移给他们,实际上是又进一步地增强了信用风险的集中程度。因此,在转移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善信用风险保护的提供者少于购买者的局面,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2.2累积性信用风险的累计性是指信用风险具有不断积累、恶性循环、连锁反应、在一定的临界点可能会突然爆发而引起经济危机的特点。

  在宏观经济因素如国家的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对外贸易、国际市场因素(如石油价格)等,以及市场结构本身的合理程度、市场需求状况(包括个人最终消费及企业的消费)的综合作用下,市场出现萧条衰退,则企业i(i=1,2,…,N)的产品不能销售出去,资金不能回笼,或企业投资的资产价格暴跌(如房地产、股价等资产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出现大幅下跌),则企业1还不了它的供应商企业2的应收帐款,会导致企业2也偿还不了它的供应商企业3的应收帐款,如此等等,即使这些企业之间不是相互循环的"三角债",它们若都有从银行借得的资金,此时只要一个企业对其供应商的应收帐款违约,就可能导致信用链条中的每个企业都不能偿还其它企业的债务以及银行的债务,所以可见信用风险的产生具有非线性的蔓延特征。而银行作为整个信用链条(甚至呈网络状)中的纽结中心,会受到信用风险蔓延最大的影响,积累大量不良资产,公众对银行信用失去信心,挤兑,恶性循环,经济危机。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可能发生模式:资产泡沫破灭――企业不能偿还相互拖欠债务――大面积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银行不良资产不断累高――银行信用水平下降――存款人挤兑――银行出现流通性障碍,不能克服而破产――经济危机。也就是说,一旦信用风险发生,它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两个交易对手之间,还会产生滚雪球似的效应,在很广泛的层面上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韩国的经济危机就是信用风险累计性特点的一个很好的例证。现在大部分学者都不否认韩国长期实行大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导致的高利率、高外债、高负债等一系列问题是使得金融风险迅速积累、转移到银行和政府部门、并影响到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1981、1986、1987年韩国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83.5%、78.1%、76.9%;1990年11月17日韩国银行监督员在国情检查报告中指出,韩国30家大财团所属的147家上市公司中,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的只有14家,占到9.5%,据统计1990~1996年之间韩国制造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75%左右。

  从信用风险的累计性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有两点启示:

  第一,信用风险是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一种风险。第二,当我们从经济的视角分析信用风险时,在信用风险的多层次结构中,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是核心和基础,如果这个层面的信用风险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势必会影响到信用关联的整个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问题是治理整个信用问题的关键步骤和基础性工作。这实际上也是本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出发点之一。

  2.3系统性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指出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以及信用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反作用。所谓系统风险是受到某一共同的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信用风险分解成为两个部分,一是受到共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受到特殊的个体因素,比如企业或者银行的高层管理者本身的人格、人品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非系统性风险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财政、货币的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双松"阶段。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加大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投资与基本建设投资,对企业减税让利,扩大货币发行量,扩大银行信贷领域及信贷供应总量,提高存款利率维持较低贷款利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从1980~1985年,财政支出增长了1.5倍;货币供应量增长近3倍;社会投资增长2倍;国民经济在1980~1985年期间连续5年保持平均15%的增长速度。

  (2)1986~1991年的"双紧"时期。1988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年,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推动时代的转折,也有人认为这是货币化收益的转折。在此之前,中国的经济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从1988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需求过旺,价格改革预期加强,当年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国家开始采取紧缩政策,采取利改税、税利分流等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同时采取压低财政支出,收缩基本建设战线,紧缩银根、严格贷款管理、缩小货币供应量,定向贷款以调整结构等紧缩性宏观调节政策。

  (3)1993~1997年采用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出现"滞胀",实现经济调整"软着陆".1993年后,我国经济中由于经济发展过快而造成的"泡沫"问题开始凸现,出现了金融秩序混乱,银行同业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失控问题,同时通货膨胀大幅度上扬,199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1%,财政严重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在大力整肃金融市场及金融秩序的同时,实施了严厉的财政货币紧缩政策,包括停建缓建基建项目,严格从紧控制货币发行量和货币供应量,3年连续4次提高银行利率。并辅之以严厉地清理银行同业拆借、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清理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整顿措施。

  (4)1997~.自1997年底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持续的物价下降,出现通货紧缩,加之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贸形势骤变,"两头在外"的战略和出口推动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自1998年,中国为了刺激内需,采取了强有力的扩张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增发特殊国债、铁路国债、扩张国有投资、连续7次下调利率等措施。

  2.4内源性与行为因素风险管理与公司财务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哈佛大学商学院的K.Froot教授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所承载的风险种类是很多的,能引起资产负债表上每个项目波动的因素都可认为是企业面临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管理的,即购买相应的证券进行对冲,比如需求的波动、管理能力等。他认为可管理的风险种类应具备这样的几种特征:这些风险出自于公司之外,即外源性特征;而对公司以外的人来说不需要花很多的成本就可以得到证实;即透明性、可证实性的原则。其实Froot指出的可管理的风险特征,道理很简单,因为企业要进行风险的管理(或对冲),它无非是将这种风险通过与其它市场参与者一定的合同转移出去,或与之共同分担。那么投资者(分担者或承受者)必然要权衡该风险的大小及其能带来的预期收益的大小,只有风险――收益比较满足的投资者的偏好,他才愿意承担该风险。要进行这种权衡,前提是投资者必须能观察到这个风险,而如果这个风险很容易为内部人操纵,不能得到客观的证实、缺乏透明度,投资者很显然就不太愿意购买这种风险,因为他不能轻易地衡量风险的大小,则无法进行风险――收益的权衡。这样的结果就是该风险无法从企业转移出去,当然也就无法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某种风险不是完全由客观因素驱动的,而是含有主观的、无法用客观数据、事实证实的因素,那么这种风险可认为是很难进行有效管理的,至少在目前的阶段是这样的。

  信用风险恰恰是这种风险,它其中含有明显的行为因素,出于多种目的,公司或个人可以操纵其信用状况,最明显的例证是中国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等现象。实际上,从表1.1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应收帐款的数量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而上下波动,但令人奇怪的是,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却是呈现出一直增长的趋势,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主观方面,中国的企业都渐渐"适应"了相互拖欠的"风气".因此,有钱也不急着还,能拖且拖,这种主观的"拖欠"预期有很大的粘性,即使在经济好转时,恶习依然难改。这也是在传统"5C"评价中,第一要考察授信人"character"的原因,也是风险管理领域的诸多大家都尤其强调风险管理文化(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培育的重要性(如Caouette[1998])的原因。

  因为信用风险不符合外源性、可证实性的特点,所以它是一种难以管理的风险。而且对于中国情况,企业要管理好信用风险还面临着更多的其他困难,然而,中国的整个金融系统,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恰恰是信用风险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努力,一起来克服这个艰巨而重要的难题!(新华信信用管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