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还清了贷款或透支款,却被纳入信贷“禁入类”客户群,很多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因此大呼“冤枉”。全国人大代表赵鹏认为,这是因为全民信用意识淡薄、个人的知情权利没得到有效落实、商业银行征信标准不透明所致。他因此建议,无论是征信标准还是征信纪录,都要尊重老百姓个人的知情权。
据了解,2006年初,个人征信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使用。截至2008年9月末,个人征信系统(PCRS)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自然人共计6亿多人,其中1亿多人有信贷记录。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已被全国金融业广泛使用,几乎国内所有银行在办理个人客户贷款或信用卡等业务时,都将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分析个人信用报告作为贷(办)前调查的必经程序。
据悉,在还款过程中,客户如果出现失误忘记还款、延迟还款等情况,即使只有几分钱、十几元钱未能及时按期归还,也可能会进入信贷“禁入类”客户群。目前我国的征信系统的数据只是从银行、电信、税务等单位采集,并不向当事人核实。所以,不少人虽已被银行等单位纳入不良客户群了,本人却毫不知情。而什么状况为不良记录、什么状况方可列为信贷“禁入类”,各家商业银行也各自为阵,标准不够统一,且标准均为内部掌握,基本不对客户公开。
赵鹏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规范对征信数据提供者的管理,强制要求掌握公共信息的部门依法公开披露所掌握的信用记录。充分利用银行、公安、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中有关企业、个人的信用基础信息,建立起一个没有壁垒的公共信息平台,使现有征信系统的收录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此外,他还建议,还要尊重个人的知情权:一是征信评判标准要透明,并及时向当事人公示;二是首次对个人进行征信时,应以书面形式对被征信的个人予以告知;三是征信中心或商业银行应定期向被征信者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报告;四是建立信用风险提醒制度,在将不良记录录入征信系统前,应该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当事人,给当事人提供申辩的机会。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赵鹏)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