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下午3点,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任 赵凤梧、《发现》杂志社社长陈贵、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任助理 赵先贵在中国网演播大厅接受了中国网专访,专访的主题是“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新出路”。三位专家,围绕“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广大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他们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就业出路”“有没有危机下的新机会等待他们呢”“金融危机与信用管理师职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肯定。
2008年12月18日下午3点,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任 赵凤梧、《发现》§中青在线演播大厅接受了中青在线专访,专访的主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趋势”。三位专家,围绕“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广大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大学生就业新出路”“双证教育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金融危机与信用管理师职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肯定。
2009年全国信用管理师培训工程全面启动
全球金融危机拉响了诚信和信用风险管理警报。为加快专业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推进速度,积极应对大学生职业化培养进程,满足中国实现全方位尤其是金融领域对外全面开放对风险管理人才需求,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将于2009-2013年全面启动“国家信用管理师职业化培训工程”预计培养100万各类专业信用管理师。 “信用管理师”作为国家新职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3月正式向社会发布。2006年1月,《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亦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施行。 “信用管理师”职业定义为在企业中从事信用风险管理和征信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包括: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企业信用制度与信用政策;在交易前期,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确定信用额度与及放账期;在交易中期,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转移风险保障企业债权;在交易后期,对发生的逾期账款进行追收;运用信用管理专业技术及专业的征信数据库防范风险,开拓市场。 “信用管理师”是知识高技能人才,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属专业性强,国际化水平高的高端职业。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增补本),职业编码为:2-07-03-06,属于国家职业第二大类,即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体系中的一项国家职业。 “信用管理师” 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及相关工作,经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培训合格证书。并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纳入“中国信用管理师专业人才库”,面向社会进行人才推荐及深度职业开发、继续教育。 “信用管理师”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在今后5年内我国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年薪25万?50万,数百万信用管理专业人员。信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巨大,高端人才尤其匮乏,持有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前景广阔。 “信用管理师”岗位国家引导就业,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审计署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明确提出要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和岗位,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2009年7月1日起都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充分说明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已经揭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