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动态要闻

增强信心 深化合作 实现共赢――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日期:2009-04-20 11:08:42  来源: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作者:常伟锋
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开幕式。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各国领导人在开幕式前合影。

 
 
 
增强信心 深化合作 实现共赢

―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9年4月18日)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 温家宝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本届年会把“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和展望”作为主题,对于凝聚共识、增强信心、深化合作、战胜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衷心祝愿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2008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一揽子计划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是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力求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一是全面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均衡发展。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主要是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导致经济减速、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失业增加,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我们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我们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解决这些矛盾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增投资计划中,重点加强农村建设和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田水利重大工程建设,增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加快修建农村道路,改造农村电网,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着眼于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围绕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建设煤运通道、西部干线铁路和机场。着眼于扶持落后地区,帮助困难群众,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等。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必将使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使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发展环境得以改善,对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

    三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们制定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选择那些带动力强、影响面大、见效快的项目,集中力量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我们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上,加大对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投入,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推动中国经济集约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和活力源泉,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实施扩大内需的计划中,我们把公共资源配置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倾斜。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国内即期需求,增强消费者信心,同时也有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体制创新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总之,我们制定实施一揽子计划,是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既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蕴藏着巨大需求和增长潜力,有改革开放30年建立的物质、科技和体制基础,有充裕的资金、丰富的劳动力等要素支撑,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在战胜危机的同时,一定能够使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在改善本国人民福祉的同时,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主要表现: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4.2和6.4个百分点;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8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在“家电下乡”和小排量汽车减税等政策带动下,家电、农机等行业产销大幅增长,汽车销售创历史新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2%,初步扭转一年多来的下降局面。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形势总体稳定。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4.5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呈现回升态势,装备制造业和部分原材料工业出现转机。强农惠农政策加快落实,产生积极效果。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夏粮长势较好;农资供应充足,春耘备耕进展顺利。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强,产业升级加快。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工业总体增速虽然较低,但恢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强,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等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四是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1.2%和8.6%。五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社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改善。

    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主要是: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农业稳定生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一些,做好应对更大困难的长期准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毫不放松地全面实施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努力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以一己之力战胜这场危机。亚洲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经济总量、贸易总额约占全球的1/4和1/3。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维护国家主权、加快经济发展、弘扬公平正义、增进国民福祉的目标是相同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遏制疫病蔓延、环境恶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是相似的;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意愿是一致的。目前亚洲地区各种合作机制相继建立并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合作的基础日益牢固。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亚洲各国不仅要把本国的事情办好,而且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共赢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中国是亚洲合作的积极参与者与建设者,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与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多边自贸协定,推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我们还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了6份总额为235亿美元双边货币互换协议,6份总额为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货币互换协议,丰富了区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地区资金救助机制的作用。拥有19亿人口、GDP近6万亿美元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我很高兴地看到,2003年10月我在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设想,正在成为区域财金合作的重点,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中国愿意继续同亚洲国家一道,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加强合作,使各领域合作更加充实和富有活力,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为此,我提出如下主张:

    一是密切经贸合作,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更加重视促进自由贸易,扩大区内贸易规模。在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实际行动降低贸易壁垒,避免设置新的贸易障碍。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充分利用多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挥各国经济互补优势。中国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4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一举措对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财金合作,努力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作用,研究扩大互换额度和签约国范围。去年10+3国家决定建立800亿美元外汇储备库,最近又将其规模扩大到1200亿美元,显示了本地区加强金融合作的迫切需要和强烈意愿。希望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最大限度照顾彼此关切,尽早达成共识,建成区域外汇储备库,增强本地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地利用区内资金,促进亚洲经济发展。

    三是深化投资合作,发挥投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加快区域和次区域交通、电力、通讯领域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中国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各国扩大投资都要秉承开放精神,允许其他国家企业公平参与。鼓励各国企业在区域内相互投资,加强劳务合作,避免大规模遣返外国劳工。

    四是推动“绿色”合作,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地协调政策和行动,加强亚洲国家在节能环保、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培育亚洲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深化对话与交流,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是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配合与协调,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通过APEC、亚欧会议和东亚-拉美合作论坛、亚洲-中东对话等平台,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和质量。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金融峰会共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平衡的结果,特别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支持;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推进国际减贫进程,避免因金融危机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工商界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亚洲地区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家要注重社会责任,妥善处理各种风险和隐患,要善于把握世界经济调整时机,不断开拓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亚洲发展潜力巨大,区内各类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只要坚守在这块土地上,尽量少关闭工厂、少裁员,加强各国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一定能够在应对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

    女士们、先生们!我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今天,我还要讲一句话,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给各国、各企业和世界人民照亮方向。让我们坚定信心,满怀希望,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温家宝会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外国领导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在海南省三亚分别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越南总理阮晋勇、伊朗第一副总统达乌迪、缅甸总理登盛、蒙古国总理巴亚尔、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温家宝对上述外国领导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表示欢迎,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届年会一定会达到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深化合作、共克时艰的目的。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论坛年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相信会议将取得成功,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增强共同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三亚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越南总理阮晋勇。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温家宝在会见阮晋勇时说,明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双方决定举办“中越友好年”活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强中越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方愿与越方保持高层交往,巩固政治互信;共同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加强经贸合作的规划,努力保持双边贸易增长。温家宝指出,两国去年底如期完成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为实现边境地区长治久安和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南海问题是中越之间最后一个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双方要登高望远,从大局出发,积极维护南海稳定,推进互利合作,争取南海共同开发迈出积极步伐。

  阮晋勇说,越中关系发展良好,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的完成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越方将同中方共同办好“越中友好年”活动,愿本着相互尊重、协商的精神,妥善解决南海问题。

    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三亚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伊朗第一副总统帕尔维兹.达乌迪。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温家宝在会见达乌迪时表示,中国同伊朗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方愿继续与伊方保持高层接触和各级别交往,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挑战。双方要稳步推进能源合作,深入挖掘金融、经贸合作潜力,推动互利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温家宝重申,中方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坚决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希望有关各方尽早重启谈判,中方愿为此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达乌迪说,伊方赞赏中方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的积极努力,重视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伊朗愿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解决伊朗核问题。

    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三亚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缅甸总理登盛。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温家宝在会见登盛时说,中缅是友好邻邦,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方将努力帮助缅甸克服困难,支持缅甸的可持续发展。双方要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加强在能源和交通网络建设方面的合作,为扩大贸易和投资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温家宝表示,中方真诚希望缅甸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和解。

  登盛说,缅甸人民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缅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帮助。缅方高度赞赏中方有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张和举措,特别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立场。缅方希望中方继续参与缅甸经济建设项目。

    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三亚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蒙古国总理巴亚尔。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温家宝在会见巴亚尔时说,中蒙地理相连、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方愿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当前要积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搞好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加强金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方将继续向蒙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巴亚尔说,蒙古国高度赞赏中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加强对华合作对蒙古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很重要,希望双方经贸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两国总理还共同出席了矿产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三亚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温家宝在会见纳扎尔巴耶夫时表示,中哈战略伙伴关系快速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两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双方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采取积极措施,保持双边贸易增长势头;二是加紧落实已达成的协议,重点推进能源、资源领域的合作;三是加强金融和投资合作,确保大项目顺利实施;四是推动基础设施等非资源领域合作,使两国贸易关系更加富有活力。

  纳扎尔巴耶夫说,哈方相信中国一定能成功应对挑战,这对国际社会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至关重要。哈方愿努力推动双方在油气、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三亚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温家宝在会见扎尔达里时表示,巩固和发展中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作为全天候朋友,中国愿为巴基斯坦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欢迎国际社会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方愿与巴方共同努力,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宁。在当前形势下,双方要加强落实已签署的能源和交通设施大项目,不断挖掘潜力,探索扩大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两国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扎尔达里说,中国是巴基斯坦真诚的朋友,巴方致力于发展巴中世代友好关系。巴方愿在地区事务中同中方保持沟通和协调。

  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外交部长杨洁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商务部长陈德铭等参加上述会见。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