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谢谢吴教授精彩讲话,下面有请上海信用服务行业会长、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国先生讲话 |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国先生 |
陈志国: 刚才吴教授讲了三个问题,我做一个加法加两点,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推进的过程,我感谢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让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推进更加务实。主要表现在我们社会信用体系在中国的开展是一个实践新型的活动,缺乏商业化。怎么维护这个行业的公信力,很重要的一点除了制度安排就是塑造行业自身的光辉形象。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做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化系统的信用体系的推进,除了法律以外还包含机构的培育、人员的培养,也包含合理的定价以及我们人员队伍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给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条件。拿我自己来说,已经过了激动的年龄,15年前已经拿到了高级职称,这一次是我主动至少奋战两个月之后获得这样一个证书。主要意义在哪儿?我们搞这个行业的人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赋予公信力。 |
第二,我们这个行业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市场,我自己作为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老总,也兼任上海信用行业学会的会长,这个行业非常大,就上海来讲是发展比较快的学会,我们学会下边有四十多家机构,从业人员三千五百人左右,所创造的收入也就两亿不到。也就是说一个人平均创造四到五万,这么一个尴尬的数字几个原因,人才跟不上,自己素质不够,以及我们行业的收入没有带动其他行业的收入,信用行业的收入没有成为拉动整个GDP的重要支点,这目前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通过人才的培养,通过杠杆的激发拉动我们的发展,海外有一个数字,如果信用行业赚钱,信用行业赚钱了改变了现代服务业的合理分配,如果信用行业赚钱了服务业赚的钱更多了,腐败现象变少了,那么这个信用行业赚钱是有利的,那么怎么赚,按照什么大的方式去赚,当然我不想从一个理论上的方式提出。去年年底到巴西参加全球征信会议,仍然感觉到在我们国家包括欧洲新兴发达国家还是征信的人才流向银行的人才,征信的收入还不可能高于银行界的收入,这对于我老总来说提出一个命题,如何培养队伍,所以我在公司已经说了,如果我们公司考上高级信用管理师至少和注册会计师一样至少月薪每月一万块钱,我们自己用自己的行动来为这个行业为这个岗位证明。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谢谢我们陈总的精彩讲话,最后有请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赵凤梧主任介绍2009年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安排。欢迎! |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赵凤梧主任 |
赵凤梧: 非常感谢三位高级信用管理师的精彩讲话,他们的讲话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到信用管理师职业建设的重要性和他的紧迫性。 我们今天的会议一个是新闻发布会,一个是颁证仪式,我们随后要进行。另外今天也想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们要继续全面推进信用管理师的职业建设,2009年的工作,我在这儿就不详细说了。总的来讲,2009年我们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在前三年的工作基础之上,加快推进信用管理师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加快推进信用管理师的职业资格认证,我们今年主要想采取三项措施。
|
第一个措施,面向企业、面向信用管理中介服务机构、面向从事信用管理专业和有志、有条件、从事信用管理专业的人员,大力进行信用管理职业建设的宣传,动员大家一起来推进我们信用管理师的职业建设。在这个方面非常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我们媒体界的同志们的帮助,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我们让中国凡是从事信用活动的主体能够真正成为风险管理的主体;通过大家的工作使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真正开始成为我们信用管理行业持证上岗进行人力资源配置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就业制度。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通过企业、行业以及我们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真正在我们国家把信用管理师的职业建设起来,在我们国家真正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级信用管理师高级人才队伍。我想这是我们今年全面推进、加快这个工作所要做的一件事情。在这方面我们业内有很多地方的同志都有考虑,比如说陈总,陈总打算在他的公司以及在上海这个行业就要陆续的进行推广信用管理师的职业培训,真正使信用管理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成为我们这个行业基础性的就业制度。这是2009年要做的一个重点。 第二个措施,在我们推进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当中,一定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信用管理师专业性很强,是高技能人才、是知识技能型的职业。因此从这个职业开始,就要维护这个职业的声誉,保证这个职业的质量。因此在培训鉴定过程中,一定要把质量第一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规范有序的推进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培训会的鉴定。我本人过去长期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全国工商系统40多万人天天开门,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假治劣。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出来跟着就有伪冒假劣。 我们这样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正在推进,大家打开网上来看,跟着而来的假冒伪劣接踵而至。我们在保证自己工作进行的同时还要打假。怎么侦破?有三个方法:第一,要识别身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73号文关于倾力规范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有明确的规定,国家资格认证一定是经过国务院人事劳动部门批准的,经过人事劳动部门批准的就是真的,没经过国务院认识劳动部门批的,不管谁搞的都是假的;第二,要识别职业资格认证资源,一个产品是真是假,第一看身份,第二看原料,生产的流程,原料不能造假,信用管理师资格认证识别真假第二要看所依据的资源是什么,这个资源一定要是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职业标准、培训计划、培训大纲、职业资格教程、题库还有培养出来的师资,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现在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推广的都是以标准的规范的培训资源进行展开的,因此符合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这个资源是真的,不是这个是假的;第三,要识别资质,开展培训鉴定实施单位资质的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职业资格的培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开展鉴定考试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如果实施单位具备这个条件是真的,不具备这个条件是假的。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是信用管理师职业的开发者也是创立者,是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技术知识体系的开发者也是建设者,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也是我们中国最早成立的服务信用体系建设、服务信用体系管理建设的社团组织。根据这个情况,国家主管部门同意由信工委组织实施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制定,并且成为合作单位,同时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也是国家技能鉴定组织开展信用管理师鉴定考试的技术支持单位。因此,我们在推进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坚定的过程中,我想为了维护这个职业的声誉,也为了全体信用管理师的合法权力,也为了我们形成的一系列的知识产权,维护国家的职业尊严,我们一定要规范有序的运行,把我们信用管理师职业真正建设好、真正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发挥出应有的贡献,我希望在这些工作当中真心的得到新闻媒体、各界朋友对我们的帮助。 谢谢! |
主持人: 谢谢赵主任的介绍。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发言,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和嘉宾的到来,也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国信用管理师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我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和信用管理师专业技术队伍职业建设,作为信用管理师职业的开发者、创立者,作为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社团组织,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成为信用管理师培训鉴定和管理的实施机构。 今天我国首期高级管理师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信用管理师培训鉴定工作揭开新的篇章,为全面推动信用管理师培训鉴定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全社会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我隆重宣布从2009年起全国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正式全面启动。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光临。 接下来还有一个议程,为我国首期高级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颁发证书。 |
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高级信用管理师大家下午好! 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举办的首期高级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颁证仪式现在开始。首先介绍出席今天颁证仪式的各位领导,他们是: |
 |
 |
 |
 |
新闻发布会现场 |
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何山局长 |
中国市场学会会长俞晓松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统考处处长徐玉平 |
 |
 |
 |
 |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雄大方 |
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郭冬乐 |
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安晓枫 |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凤梧 |
今天到会的还有其他单位的领导和从外地远道而来的嘉宾,包括北京军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佩国;商业时代杂志社社长,刘建国(略)以及首都部分新闻媒体的朋友,在此我代表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以及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了高级信用管理师实验性培训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举办了首次高级信用管理师考试,经过考试24人成绩合格取得高级信用管理师。下面我们有请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凤梧,宣读关于颁发首期高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公告。有请!
赵凤梧: 关于颁发首批高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公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8年7月19日通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高级信用管理师鉴定考试,成绩合格,经国家主管部门核准,共有二十四人获得高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他们是(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纯红,深圳佳信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 毅,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刘宏程,北京华普征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成 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部门总经理; 李振宇,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级总监; 李新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陈文玲,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 陈志国,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莉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部门副总经理; 吴晶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忠,北京汇诚征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林钧跃,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尚和平,上海万事达商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晓菊,上海国际银行金融学院,院长; 钱玉民,全国信用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研究员; 徐 兵,重庆市商务信用调查咨询中心,主任; 韩家平,北京中贸远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焦国才,信达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靳生跃,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蒲小雷,北京中贸远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宏毅,北京汇诚征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裴永刚,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 谭永智,北京汇诚征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宣读完毕。
|